2015年2月3日 星期二

2014/12/28 台大國企海外工作經驗分享會

「海外的工作很有趣?海外的工作光鮮亮麗?跟著IB系友繞地球一圈!」

2014的Christmas & New Year 佳節期間,系友會邀請到在國外工作的五位系友,跟大家分享他們在海外的工作經驗。在這個週六要補上班的Saturday blue氛圍下,人氣爆棚的IB活動還是在週日迎來了滿場的熱情系友們,現在就跟著我們一起回顧一下當天的精采內容吧!




本場卡司介紹(畫面由右至左)

IB89 盧育巡 (Price),服務於台灣IBM,擔任本場活動主持人
IB89 雷建豐 (Andrew),服務於香港JPMorgan,分享香港的工作經驗
IB93 黎丁嘉 (Zack),現服務於韓國Samsung,同時也曾待過歐洲和美國
IB94 羅瀅 (Echo),現服務於資生堂,將分享日本與美國的工作經驗
IB90 張旗浚 (Peter),現服務於印度Asus,足跡遍布東歐、中東、伊比利半島,主要分享南亞與歐洲的工作經驗
IB89 吳文正 (Ryan),現服務於Dell,曾任職Apple公司,將分享美國的工作經驗

演講現場實況全記錄


聽完立馬認真向上之上半場Part 1


聽完立馬認真向上之上半場Part 2


如何開始準備?飛往國外工作之下半場




系友聽後心得回饋 ─ 思考回饋篇
IB97 猴子

故事是怎麼開始的?有的為了愛情、有的為了笨蛋老闆的ㄧ句、也有家族關係早早打定主意;更有的是為了有一天,夢到了死後的自己... 簡單一句:
生涯,似乎無法完整規劃,只在於你是否ready?
來到了日本,Echo Lo學姐等了四班人肉電車遲遲不敢進去,直到站務員關心後,雙手叉胸狠心一擠,才終於擠進去;來到了美國,誠實地表示不懂怎麼用mac的文正學長,始終搞不懂HR回的那句you are the one we are looking for 是唬爛、還是肯定,但也順利地進去Apple並見到了Steve Jobs本人。
來到了土耳其、印度,Peter Chang學長的車子突然爆胎、起火,當下,也只有自己能夠救自己,甚至要再三提醒自己,在落後國家,沒事,晚上真的不要出去;韓國的Zack Lee學長,試著用台式親切的ㄅㄨㄚˇㄋㄨㄚˋ喝酒文化來與韓國同事麻吉麻吉,卻發現,對前輩倒酒還有得用雙手的規矩、跟前輩喝酒臉還要別過去?!聽到這裡,不禁再次捫心自問,again, when it becomes part of your destiny, are you so ready?
心態的調適,或許是最快速融入的方式?但Chien Fong Lei學長點出的傳統亞洲人過於謙虛、另類台灣之光的亞洲最安靜、害怕衝突、不夠野心... 又如何在很愛一人拉一人、又講話講也講不停的印度人、勇於表達的美國人、「真的很保守只是想要投資翻兩番」的大陸人、以及內心充滿了「我真的不想輸」超強driver的韓國人中,取得一線生機,並同時做好向上管理?回家,再來繼續面對無法輕鬆講中文的生活環境、以及夜深人靜後孤單的自己... are you (and your family) all ready?
但伴隨著這些trade-off來的,卻是無形中提升全方位能力:思考的格局、溝通的能力、語言的能力。不再侷限下個季度10-15%的毛利,而是思考5-10年甚至15年,公司接下來的布局;為了跟客戶更加熟識,天南地北都得有所認知,甚至黃花崗72烈士都要盡可能認識;不再看阿基師的粉絲服務,而是關注跌到不行的俄國盧布... 當台灣的哈比人還在夏爾村開開心心、歡歡喜喜,噴火龍來時-they will be the only one who is god damn ready!!!
即便擁有upgrade之後的格局與能力,這群人,還是一樣帶著humble的心境、謹慎的心情-「今天你不好好工作、明天你就好好找工作」,持續在海外奮鬥、打拼,並面對人生的下一個課題。畢竟,人生只有一次,生涯,你永遠無法預訂!「傾聽你心中的聲音」「找到right industry, right company, and right team」「早點準備、早點出發」,是學長姐們給系友與在校生最真切的叮嚀!
整場活動就在謝眀慧教授為國企系的熱情、雞婆、又優秀感性落淚的談話、以及某位不願具名的G學長私房錢贊助下(為了保護當事人「夫」命安全,請大家低調...),劃下完美句點!
感謝今天破百位聽眾的熱情參與,系友分享會,我們下次見!

IB96 Barney
大家好,我是ib96的紀伯寧。
上週上星期天有幸參加到系友會舉辦的「12/28海外工作經驗分享大會」,覺得整場的風格算是滿專業又不失幽默,這邊就挑兩點來分享回饋一下,發表一些淺見,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:
生涯規劃:
會中大家都贊同說生涯規劃這事,就是要選擇對自己來說,一個「對的產業」中的「對的工作」。於此同時也提到「工作」的定義,不管是本土廠商或是外商都一樣,通常是不會有非常清楚的Job description(工作描述),所以必須得靠自己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做些什麼,然後再去往那個方向發展。或許可以設定一些目標,像是在20年後要做個年薪八千萬、管理500人跨國際部門的專業經理人。這目標的設定我想可以很清楚也可以很模糊,概念上,設定的愈清楚愈容易做規劃,但未來充滿變數還是要小心謹慎就是了。
規劃好了以後就要來看看自己擁有的條件,跟預期「目標」所需要的相關充分必要條件來想想辦法。感覺起來其實大多數的人本質上都差不多,就是說天份都還不錯,差別或許就是在某些事情的「專業」度上。這部份我還沒有搞得很通透,或許該從幾個角度來看。對於產業的理解、商業的運作模式、產品的理解、其他人工作的模式、溝通待人處事等等等的,或許如何培養自己成為一個「專業」的人也可以變成一個題目,但是不管怎樣,想成為專業人士的一大前提就是要花功夫、要努力學習。不太可能靠著神仙教母用魔杖點點,就搖身一變可以開始翹二郎腿了。
邏輯思考:
這一點也是最近我不斷的在要求自己的一個方向。確實就如同會中所提到的,會看到一些人講話就覺得「哇這人講話怎麼那麼清晰、那麼有料有邏輯,肯定不是簡單人物」的那種感覺,讓人實在是心生嚮往,所以就花了一些功夫在研究該怎麼樣精進。邏輯清晰的好處也就是這樣,在寫文章或口語表達上,可以清楚的傳達心中想要傳達的意思。在接收來自別人的訊息上,可以分辨出哪裡是雜訊、哪些是有效訊息,快速抓到對話的重點並找到不合理的地方。
畢竟「溝通」這件事情,不是只要說就行了。就我在台灣的社會觀察裡面,很多人只顧自己講自己的,少會去顧到別人的觀點。這樣容易形成盲點,有時候就無法顧全大局,造成無謂的損失。多人一起「集思廣益」的成效也是要靠多聽才能達成,不然就會是多頭馬車,分散力道無法有效的執行各種該做的事情。這部份很重要所以我就再提一次,練習的辦法就是多看文章、多聽別人講話,然後抓文章結構跟談話重點,分析其中邏輯是不是清楚連貫。同時也要多寫文章,讓自己在敘述表達能力可以更熟練。就普通人而言,這絕對不是只有「想通」就可以了。
結語:
如果現在的處境就是停滯不前,跟理想中的自己不太一樣,每天看著鏡子就覺得這人到底是怎麼回事?我想就是該選擇改變的時候了。簡單的方法就是從心態開始改變,檢查自己還有沒有什麼不足的地方,然後下定決心開始努力。所以平常就多想想,讓腦袋保持著一個「聲音」在,就會愈來愈強變成超級動力。多加油吧。

IB102 宛諭
大家好,我是IB102的宛諭。
分享我的筆記與心得來拋磚引玉一下。
幾位學長姐雖然領域各異,出國的契機也不盡相同
『很難有規劃,也沒有一個時間點是Ready的,而是確定了,往前踏出去而已。』
不管是為了愛、不小心考太好就出國念書、為了追求star或是question mark帶來的挑戰性、或是根本沒想到要出國,結果25歲就被公司派到東歐挫咧等。學長姊多表示沒有什麼很縝密的計畫,甚至也沒有說一定要在國外工作,只是去面對自己內在越來越大聲的聲音,做出轉換的抉擇並去面對挑戰。
『台灣人在國外工作的優劣勢?』
大家很好奇一個台灣人到底要怎麼樣在國外取得優勢。
而幾位學長也談到中文流利可以跟中國市場溝通、戳破供應商的唬爛,對東亞文化圈中人情義理脈絡快速的掌握都是我們的優勢
但建豐學長也提到我們必須掌握這優勢,「比老外更了解大中華區」。
至於劣勢則是我們home market正在萎縮、團結性不如印度、不喜衝突導致什麼行動都沒做、太謙虛以致沒有亮點。丁嘉學長馬上補上一個傳神的比喻:「台灣人就是哈比人,對彼此都很和善、互助,但有一天噴火龍就來了。」期許有志於出國工作的IBer,不要忘記要保持危機感,並再更努力去維持自身的優勢。
「台灣人就是哈比人,對彼此都很和善、互助,但有一天噴火龍就來了。」

但我最喜歡的是羅瀅學姊說的「要了解自己的positioning」,這樣就算在國外marketing這種看似很當地化的職位/function上,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可以創造什麼價值。在美國做mkt可能不是operation層面的,而是整個brand的塑造並去掌握消費趨勢,做一個long term的plan。同時也呼應文正學長最後的分享,認為出國工作是更看清自己是怎樣的人,追求怎樣的生活,適合什麼職位/公司/文化。如何在表面光鮮亮麗的工作/公司中,誠實面對自己。或許其實自己的個性並不適合consulting,而自己的優良執行力還有不喜歡衝突的個性,更適合在一家強調協商的公司發光發熱?
除了有許多異國工作的經驗分享外,學長姐也點出了了解自己,找到right industry, right company, right team是更重要的功課。
老實說我也是一個實習都沒做,一直在玩耍的人啊(汗顏)
仍在朝找到自己的positioning努力,以上簡單的筆記與心得跟大家分享,共勉之。

系友聽後心得回饋 ─ 邏輯筆記篇
IB102 劉伊容
大家好,我是IB102的劉伊容,在星期天的分享會,我感到很有收穫,也很感動。我從大一進台大國企就常看到Price學長,他為了提升國企系的職涯競爭力,不留遺力,協助學弟妹的職涯規劃。感謝學長學姊在工作之後願意將寶貴的經驗無私分享給學弟妹。
以下與大家分享我的筆記,祝大家2015年是豐收的一年,新年快樂。
(一)學長姐為何到海外工作?

黎丁嘉學長做了一個夢,在人生終點回顧這一生,以終為始,他拿未來想成就的事和目前的人生做比較,內心不停有個聲音告訴他必須要改變,他想要有更高的高度,所以決定念MBA、在海外工作。為愛出走的雷建豐學長說:「生涯不能規畫,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。」羅瀅學姊告訴我們:「你必須了解自己的定位。」畢業之後平均需要3.5份工作之後才會確定自己想要走什麼路,不要浪費時間打獵,工作轉換的時候,要想這一份工作和上一份的關聯。如果想在金融業發展,一畢業就進去金融業。想了解業界,在大學的時候可以先找實習。想到海外工作,在台灣先做可以接觸國外的工作,例如海外業務。
(二)學長姐如何勝任海外工作?
  1. 做為一個橋樑:在印度的張旗浚學長認為外來者清,台灣人可以作為台灣總部和海外分公司溝通的橋樑,讓雙方相互理解。在香港的雷建豐學長認為未來會上升的市場在中國、印度、印尼。香港中西合璧,歡迎單身者,可以觀察中國。他觀察到老外來香港是為了了解亞洲,台灣人會講中文、比老外更了解大中華區。
  2. 比別人做更多的努力:在韓國的黎丁嘉學長分析in-house consulting,在input-process-output過程中,因為台灣人不是當地人,欠缺語言能力、工作經歷,input和output都只能做到別人的一半,要達到和別人一樣的水準,process要做4倍的努力。
  3. 向上管理:吳文正學長在Apple時,公司像是把自己丟在游泳池裡,自己要想辦法活下來。台灣人的humble不一定不好,但是要知道如何管理不同的人的期待,一根香蕉請一隻猴子,公司花這樣的年薪請了一個MBA畢業生,當該要你爭取的時候,你要能做到。
(三)在海外工作的收穫與孤獨

雷建豐學長一開始就說:在香港工作,他忘記自己是台灣人,但沒有忘記自己代表台灣人、代表台大國企的競爭力。

在海外非常國際化的環境工作,身邊的同事和客戶都來自不同國家,接觸不同的文化,接近企業的權力核心,看事情的大方向看得更遠,知道如何具體化未來。不過,海外工作看似光鮮亮麗,卻有不為人知的一面。在異地生活,剛開始不適應當地生活環境、不諳職場文化,想念臺灣食物,孤單寂寞覺得冷。在海外工作,有更大的職責和成就感,雖然想回台灣,但是台灣沒有適合的職位,心中滿是無奈。
印度人很團結,一個拉一個,國際職場上的印度人越來越多。西方人很會networking,會思考大方向,能得到商業的機會。韓國人不想亡國的驅動力讓他們好勝心很強,很拼。台灣人謙虛安靜好禮,傾向和人建立深度的交流,不會over-commitment,不是沒有想法,只是不常發言。如果我們能以開拓的心胸、正面的態度向各國學習,截長補短,噴火龍來的時候,我們還知道自己的定位、我們能做什麼。

IB105 陳姿瑜
我是IB105的陳姿瑜,上次我是最後一個,這次就當前幾個分享筆記的吧:)
先感謝把這場講座成功辦起來的學長姐,覺得這個下午真的好棒> <
因為筆記是條列式,我覺得大家應該看不懂lol,所以還原成段落的樣子,希望沒有曲解到各位學長姐的原意> < 再請大家幫忙補充囉~~~~
(一)IB89 雷建豐學長 (JP Morgan)


學長以分享香港的工作經驗為主(「因為愛」就不贅述了,上一場吉仁講座已講得非常精采哈哈),並強調選擇工作要注意這三大原則:「Right industry、Right company、Right team」,要努力找到適合自己的產業、職位和團隊:)而能幫助自己的牽線者就是各種Head hunter + 團結的國企網絡!


此外,學長建議新鮮人一開始不要想著薪水,在剛工作的十年應該要把技能學好、並累積經驗。若是要準備出國工作,國際化、英語能力非常重要,外商其實都十分看好亞洲,像印尼兩億人口即是個具開發潛力的市場;在香港工作的優勢就是較容易取得大中華區的資訊。
目前的經濟現況是台灣市場home marketing在萎縮,比起這些發展中國家,台灣兩千萬人的人口base真的太小。而台灣人出國找工作的優勢是身為一個會講中文、英語能力又相對較好的華人,較容易瞭解中國市場並進行雙邊溝通;劣勢是台灣優劣是「humble」的性格促使台灣人不喜歡表達意見、不喜歡衝突、野心不夠大,,要學會幫老闆想、也要準備好可以隨時ready接他的位子。


國企系的優勢就是「彈性,什麼都可以做」,想要得到更多機會,要會聽,要知道如何teamwork~
(二)IB89 吳文正學長 (Dell & Apple)
學長身為美國代表,從一開始在台灣做友訊科技(網通產品),後來進到apple,現在在Dell做採購。(其實中間我跟著學長的生動描述在想跟Steve Jobs本人一起工作是什麼感覺XDD 所以沒有記到太多重點哈哈)

但我記得學長的游泳池理論:外商公司就像是游泳池,第一天相見歡之後就把你丟進去,自己想辦法學會游,適者生存,大多的界限和職務都要靠自己去摸索。此外,學長建議大家進公司之前要想清楚是以什麼身分進去的,公司會因此對你有不同期望:)
(三)IB90 張旗浚學長 (Asus)

學長的十年真的太酷了,波蘭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印度(我忘記是不是有沒數到的XD)學長是以Asus Sales的職位被外派,比起一般業務,ASUS的業務比較像是和通路商議價的溝通策略(比較像是CBD嗎?),一台台電腦是下面的人去賣的。學長說能維持他這樣到處被調來調去的原因就是「成就感」,就像是公司的橋梁(幫總部把指令翻成英文再轉寄出去之類的哈哈)。比起其他學長姐,學長算是剛進入職場一陣子就出國工作的,他建議學弟妹可以從台灣公司中可以接觸到國際市場的工作起步,幫自己累積好實力。
(四)IB93 黎丁嘉學長 (Samsung)
【在講座開始前,已聽到許多熱愛韓國的同學們就是為了聽學長的分享而來哈哈(偷偷爆個料lol)】
2004畢業,瑞士交換一年,華碩電腦PM,美國西北大學碩士創新管理MBA(希望我沒聽錯),學長現在是在韓國三星做公司內部的顧問團隊,當初想要出國工作是因為「一個夢」哈哈,覺得很酷,希望學長能朝著夢境裡的理想邁進~~
學長有說到比起其他民族能講出一張美麗大藍圖,台灣人才的優勢在於執行力高,我們善於把框架填滿,在科技業裡更是如此;然而,台灣人重視「人和」不擅於跟別人爭論,應該要堅持做對的事情!

最後,學長也提出了一個建議,在Business v.s.人生之間如何balance?有人擅於融合,有人認為應該完全切開,是一個大家可以自己想想的無解題目:)
此外,學長強調出國工作最大的收穫是身邊同事給的刺激,在這麼國際化(我記得學長有提到甚至有埃及人)的環境下,甚至有許多同事是在各大管顧業被挖過來的~~最後,學長說想進入這個產業需要「語言+溝通+反應快和量化思考」:) 
(五)IB94 羅瀅學姊 (資生堂)

聯合利華MK、萊雅植村秀、資生堂(日本總公司Global→舊金山skincare)學姊的職涯完全是想要走FMCG的學弟妹們超夢幻的工作資歷~~感覺得出來學姊真的非常努力才能走到今天的位子,今天印象最深刻就是學姊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,要設法在短時間內克服異文化,取得信任並展現自己的價值。

最後Q&A,有學姊問進入行銷業其實很難外派,因為多數會聘請當地熟悉市場的人才,這也是我常聽到的說法,其實還蠻想在這裡問學姊,當時為什麼公司會信任學姐去美國負責skincare?除了語言能力,究竟應該具備怎麼樣的條件才能與當地市場人才競爭呢~~~(私心覺得學姊好美:P)。
分享完畢~~

最後讓我們以MATT學長的感性呼應做結尾
大家好,我是IB92的昶寰。雖然系上講座中已經很流行"互相補充",我這邊也獻醜說說自己的心得。
All in all, 或者出國唸了MBA,或者自己找門路,系友們一再地證明了: 出國工作,方法很多;but why? 雖然沒有點破,但在這一路上怎麼找到自己的Big Why, 或許是最重要的項目。個人覺得不要只是在essay上面自圓其說,而是像丁嘉Zack說的,找到那個真正的driver才能讓自己義無反顧
在大家分享的異國經驗中,不管是日本電車、韓國喝酒禮儀、捷克爆胎、香港頂級餐飲娛樂、還是美國開七小時的車吃到一頓鼎泰豐,其實都可以用羅瀅Echo在日本電車月台,站務員告訴她的:"你要鼓起勇氣!"道盡一切。儘管去體會,去經歷,不論生活在哪裡。
台灣人優劣勢的部分,的確我們在社交能力上顯得較保守內向,也有許多在課堂以外的能力亟須培養(ex. 對生活細節的敏感度及觀察力)。在多國籍的工作環境中,我們在主導議題的能力相對來說略顯拙劣。雖然大家都強調英文的重要性,但我這邊也想補充,若我們在台灣的工作環境中也無法展現這些軟技能,那很可能就不(只)是英文的問題了。
另外覺得有所感觸的部分,是文正學長談到離開Apple時的選擇有時我們會面對身邊所有人都對你的決定感到不解的時候,特別是你離開一個人人稱羨的工作/放棄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。
終究,人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,我們要做的是一連串決定 and at the end of the day, do the right things. 旁人看到的都只是一個點,或一小段時間序列;你如何做出最合適自己的選擇?
有一天我們之中一定會有人成為跨國企業的CEO or other C-level executives,屆時再來舉辦「環遊世界分享會」吧!




感謝所有熱情出席的系友們和辛苦的講者、工作人員們,大家的相挺讓活動籌備小組更有動力呈現更多精采活動。就如Matt學長所言,我們就在這邊先跟大家預約未來的「環遊世界分享會」吧!記得要出席喔!IBers Forever!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